文学之门 > 都市言情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 第377节

满唐华彩 第377节(1 / 2)

“他无权无势无钱,大部分的百姓们甚至不知道他这个县尉为他们做过什么,只怪他想要开义仓赈济外地的灾民。”

“但阿郎没有放弃,他表面上想开了,颓废度日,气走了大娘子、小娘子与郎君们,其实是为了送回家眷,做好了与他们拼命的准备,他……收集了证据。”

说出最后这一句话的同时,王仪微微躬起背,有些警惕地盯着杜五郎,放在暗处的手握住了一柄小匕首。

杜五郎却毫无察觉,表情也没甚变化。

王仪这才继续说起来。

“证据,有两个办法递出去,一是递给阿郎在虞城时的县令李公李锡;二是递给河南尹韦公。但天宝四载以后,阿郎已有三年多未见过李县令,且李县令在昭应县,偶有来信,却是在为权力之争打听达奚家的传闻,因此阿郎不敢轻信于他。”

“为能了解韦公为人,阿郎找了他在偃师县唯一的至交好友,首阳书院的宋勉,宋勉是名臣宋之问的侄孙,陆浑山庄的主人之一,身份超然,与韦公也是相识,真的……

从阿郎上任以来,宋勉是唯一在官场上帮过他的人。

“宋勉本已答应了为阿郎引见韦府尹,约在八月于陆浑山庄设宴。但就在这期间出了一桩事,长安消息传来,涉及到难民生变,阿郎于是重新去查了当年的赈灾案。”

“阿郎偷偷拿到了一些证据,却发现了这些人更大的罪责。他遂把此事也告诉了宋勉,盼能更早一日见到韦府尹,此事……彻底要了阿郎的命。”

杜五郎愣了愣,没明白王仪的意思,问道:“你是说?”

王仪叹道:“你能懂吗?阿郎在偃师县孤立无援……到最后,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你是说,连宋勉都背叛他了?”

夜风吹来,杜五郎感到背脊一凉。

他特别能共情,已感受到了王彦暹临死前的绝望与孤独,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忽然,岸边有火把的光,有人大喝道:“在那里!船来……’

“你?”王仪警惕大喝。

杜五郎又是一愣,感觉到了杀气扑面而来,忙道:“不是我!”

偃师县。

“久仰薛郎大名了。”

温文尔雅的宋勉在薛白面前缓缓坐下,道:“是薛郎这样有能耐的人能到这里来我很庆幸,真的。”

宋先生能助我查清此事,为王县尉伸冤否?

宋勉一听王彦暹之名,眼眶一红,重重点头,道:“少府放心,我必尽全力。”

薛白转头,看了一眼窗外偃师县的黑夜。

“夜太黑了,宋先生能为我照照亮就够了。”

第229章 敌我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此为武周名臣宋之问的诗,名为《陆浑山庄》。

宋之问虽一生混迹官场,始终未曾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十分真挚,在长安外置辋川别业,在洛阳外置陆浑山庄。

蓝田辋川别业今已卖给了王维,连太原王氏出身的诗佛也为此自得,写了好几首诗,可见这别业山庄不同凡响。

薛白曾在长安城郊去过裴宽的庆叙别业,当时已觉得那别业有山有水、占地广阔,与陆浑山庄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毕竟长安城郊的地并不容易得,而蓝田、偃师才有成片的山林。

与宋勉相识的次日,薛白随他到陆浑山庄作客,骑马往西北而行,出了城门就远远望见邙山横卧在天边,走了好一段路,邙山还有很远。

道路两旁皆田地,如今收秋已过,不时能看到农人在扎麦秆,动作有力,浑不像是挨过饿的样子。

薛白忽然翻身下马,向农户走了过去,问道:“老伯,今年收成可好?”

老农只转头看了一眼,复又低下头去干活,手里动作不停,也不答话。

乍看之下,他连话都不太会说,没什么智力,但待薛白又问了几句,他突然硬生地答了一句。

“俺不用纳粮哩!

说罢,老农扛着麦秆走掉了,脚上也没鞋,黝黑的赤脚踩着冻土走得飞快。显然是眼尖的很,看出眼前这些是官府的人。

薛白忽然想起了当时跟颜真卿去庆叙别业追逃户的情形,心知这必是大户人家的奴隶佃户。

若没有那次经历,任他用肉眼去看,怎么也看不出偃师县田地里的蹊跷来……因为接下来的一路上,所见都是一片安宁详和的景象。

离邙山越近,越像世外桃源。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田边屋舍俨然,让孩童发出咯咯的笑声,农妇织着布,有说有笑,炊烟袅袅。

“想必这里便是陆浑山庄了?”薛白驱马上前,与宋勉并辔而行。

“还远呢。”宋勉抬鞭一指,笑道:“山庄,自然是在山里。”

陆浑山庄处于首阳山中。

首阳山是邙山山脉的最高峰,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晴晓”乃是偃师八景之一。只听这些,便知陆浑山庄景色之妙。

从山口进,迎面是“伊川坳”,两旁山势高峻,穿过长长的山坳,路上随处可见青山逶迤,峰峦叠嶂。许久,迎面豁然开朗,另有一番天地,原来背面有山谷,正是隐居佳处,谷中植桃树、李树、梅树等等,四季皆有花。

难怪宋之问作诗“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季月”。

最新小说: 阁老夫人驭夫记 春光无限好 近朱者赤,近你者甜 一纸成婚:傅少娇妻甜甜哒 修仙狂徒在校园 浮槎 绝世妖妃:邪君请赐教 清醒玫瑰 青春十八 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