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朝她张开双臂, 呜哇呜哇地手舞足蹈。
冯秀芬亲了亲她的小手, 说:“去华海大学, 以后去华海大学,学知识学文化, 好不好?”
婴儿攥着小拳头, 开心地蹬腿。
冯秀芬也开心地笑了,又亲了亲婴儿的小脸。
她现在感觉畅快极了。
人活一世,等的就是一个机会。
离晦气的人远点,头脑都清爽起来了。这才发现, 原来遍地都是机会。
结婚后,小两口都是勤快人。虽然白手起家日子清苦,倒也其乐融融。特别是搬到镇上后,远离了冯老汉, 冯秀芬再没有那些做不完的农活等着去做了。因此, 虽说多了个孩子要养,却是比在她爹家还要轻松多了。两人拧成一股劲, 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在结婚最开始几年,收入来源,除了种地,最主要还是靠程木匠在各村接活。可这样实在不稳定。冯秀芬就想,如果能办个家具厂就好了。可是本钱从哪里来呢?再看程木匠支支吾吾一脸老实相, 说办什么家具厂,现在不是挺好的?冯秀芬心里有些叹气。这实在不像个能做生意的料。
于是她便让他打一些小家具,譬如椅子凳子小柜子,顺手再编点箩筐呀笤帚啊什么的,农闲时一并用小三轮载着,去镇上的集市卖,没想到销量还不错。就这样渐渐攒下了一笔小钱。
恰逢当地要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地标苹果品牌,鼓励个体承包户大规模种植。冯秀芬抓住风口,承包了土地顺利获得了助农贷款。这笔贷款拿出了一部分,在镇上赁了个门头开了小家具店,让程木匠打了家具放在那里卖;剩下的钱承包了几十亩地,开始种苹果。
冯秀芬一点也闲不住。她现在像是重新活了过来,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刚生完孩子没两个月,她就继续开始忙活承包地的事了。
种苹果不能光靠蛮力,还需要学技术学方法。冯秀芬虽然不识字,但也在很勤勉地学。看不懂书,便让程木匠念给她听;买不起电视机,便先买个小收音机听新闻。她深知因为不识字而什么都不懂的苦,因此总不忘积极获取信息。
但一旦涉及到利益的事情,便总有争端。譬如冯秀芬承包的早,占了一块挺好的地,现在好多家都想要,嘻嘻哈哈的,就说要不用我家的地跟你换行不行?程木匠都快被说动了,眼看就要稀里糊涂用好地换块弱地,没想到一贯少言寡语的冯秀芬,死死守护着自己的利益,寸步不让。遇到那种泼皮无赖,她也一点不怵,站出来就吵架,自带一股狠劲,像一头凶猛的母狮守护着自己的领地。
没能占成便宜。虽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总有人觉得不爽。于是渐渐地,有人就开始在程木匠耳边吹风了。
他们拉着程木匠去吃饭喝酒抽烟打牌,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程木匠从小就是在各村四处辗转讨生活的孤儿。在以宗姓为链接的乡村,他就像长久游离于集体的一个孤立原子,虽然生活在这里,却像个没什么话事权的透明人。现在骤然被这么热情对待,登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