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2 / 2)

李明夷忍俊不禁:“我是去出诊,又不是秋后问斩,道长哭什么?”

马和实在看不出他是在玩笑还是认真,趁着史朝义不注意悄声道:“我刚偷偷替你算了一卦,乃是大凶之象。只怕这一回是劫波重重,郎君自己当心吧。”

“此命由我不由天,信天难,信己易。”李明夷轻描淡写地将对方的话复述出来,徐徐展唇,“不去怎么知道前路如何?”

马和看着他,半晌忽然笑起来:“也罢,这才是马某认识那个李郎。”

交代完家事,带上全套器械,李明夷跟随史朝义一行来到渡口出发。

这回可真是实实在在上了贼船。

到了这会,史朝义才将此行的始末托出:“实不相瞒,陛下眼疾越发严重,所以饬令举国寻找良医,务必为其重复光明。”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意味深长地添了一句:“尤其是王焘公的弟子。”

听到这里,李明夷差不多也能猜出大半原委了。

王焘是医学史上出名的全能大家,但最让其身负盛名的一点,还是作为开山鼻祖开创了金针拨障术这种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排行榜的第一杀手,安禄山搜罗王焘的弟子,很可能是罹患此病,并寄望于针拨术改善视力。

这种金针拨障术,实际上就是利用金针刺入眼球,破坏其中的晶状体结构,将里面浑浊的物质拨离视轴。

操作虽然听起来粗暴恐怖,由此导致的并发症也不算少数,但对于成熟期的白内障患者而言,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视力水平。所以在唐朝这种手术十分流行,就连大诗人白居易也曾专门著诗记载。

到了二十世纪,金针拨障术已经被完善为一种局麻下的清洁术式,其生命力一度延续至八九十年代。直至人工晶体普及和超声技术崛起,白内障手术有了更安全、疗效更高的方案,这种传承了千年的术式才终于离开了手术室的舞台。

而现在,既没有可以移植的人工晶体材料,也没有优越的超声或激光技术,白内障手术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因此,即便是王焘本人也曾一再强调金针拨障术的风险,只将其用于严重的白内障病人,绝不允许弟子滥加施用。

李明夷记得在潼关时,军医长赵良行就曾问过他是否擅长这种技术。

当时几人只以为是闲话,现在想来,恐怕安禄山的病情已经不止一日两日,就连唐军军医都敏感地嗅到了这个可能转折战况的机会。

问题是——疾病会如此单纯吗?

随船渡过黄河便是陈留,有史朝义亲自带队,这一次他们不用绕道。

走过熟悉的城门,街道传来零星的脚步声,不时有唐装的男女远远经过。虽比不得一年前的繁华,但经历数月的修整生息,这座古老的城池也慢慢在安宁中恢复着生机。

最新小说: 某平行世界的男神[综] 不诡 营业悖论[娱乐圈] 病美人被豪门大佬强宠了 被迫成为反派头号目标 完结+番外 穿到民国做裁缝 穿越之悠然小生活 才没有故意引诱你! 火葬场,但父可敌国 [综英美同人] 冰柠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