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孙子是杨丞岱的幼子,极其受宠。因为小孙子的死,父子之间闹了不愉快,长媳更是一直病恹恹的惹人厌烦。
杨谙也在怀疑,这大儿子莫非有了二心。查,一定要查清楚这环采阁。
效果居然出乎意料的好,这是姜初没意料到的。
当然,远在青州的姜初是不知道这些事的。事情落了帷幕,孔华总算有时间约着丁老爷商谈卖铺子的事。姜初也把邱芝芝下了葬,立了碑。
春思也和七娘花杏去了绣坊,开始了新的生活。至于贾母,邱芝芝死了,也算是报了仇,而贾母虽然想法恶劣,品行不端,但就法律来说,是无罪的。被放了回去,不过刺激太过,精神有些不正常了。
姜初无事一生轻,正坐在茶楼听说书听得津津有味。季师爷跟着,从刺杀之后,季师爷每天都是姜初到哪他到哪,而且非要六个侍卫跟着,但是在谢辰的武力镇压下,妥协了,只自己跟着。
姜初也随他,反正过段时间,季师爷冷静下来,就跟不住了。
“上回书说到,那贾姓书生欲擒故纵,勾搭三个女子,堪称时间管理大师......quot说书先生正抑扬顿挫的说着多情女子寻贾记。
姜初津津有味的听着,吃着花生,格外悠闲。
因为一部分流言都是姜初胡编乱造造成的,所以有些愧对七娘和花杏。姜初找说书先生谈了一谈,就是可怜多情的女子被这贾书生左右逢源的欺骗,贾书生自食恶果,女子幡然醒悟。
都用的化名,但是大家还是自动代入贾折桂。贾家的名声一下臭了。姜初幸灾乐祸,反正这贾折桂不是好人,谋财还想害命的。
乌先生知道了姜初这操作,觉得不是君子所为,有失偏颇,还罚姜初抄书了,姜初书照抄,错照认,但是我下次还敢。
姜初正听的入迷,孔能就来了。一脸严肃的看着姜初,声音还不小:”大人,我大哥有要事找你,请你回去。“
看着四周因好奇竖起的耳朵,姜初丢下手里的花生壳,起身就走。众人惋惜,抓心挠肺的想知道县衙又有什么大新闻了,听书都不认真了。
姜初出了门才教训孔能:“公共场所,说话要小声知道么,最好在我耳边悄悄的说。”
“可是刚刚我凑不到大人耳边,大人左边季师爷,右边谢大哥,我挤不过去怎么办?”孔能一脸委屈,控诉的看着季师爷,都怪他,天天跟大人那么近。
季师爷充耳不闻,才不理他,虽然季师爷跟孔华相交甚笃,不代表他跟孔能有话说。
“以后你可以小声叫我一声,我就会自己把耳朵伸过去,行了吧!”
“嘿嘿...“孔能傻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