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买清净点的房子,好不容易碰到个房源,林老四没完全推掉,只说回家想想再说。
虽然打算买房了,林老四也想着买个差不多的,哪怕多花点钱也愿意,只要能买到满意的房子,不管是楼房还是小院都可以。
林老四打算去街道登记买房,这个就得看街道办事处给不给多上心了。
去街道办林老四也没空手去。
在街道上班有男有女,买了些糖块,还有两包烟。
一进屋林老四就赶紧把准备好的糖块给了街道办的女干事。
人街道办的人看林老四面生,就问他有什么事。
林老四便说道:“嗐,这不是我家俩孩子今年都考来京大上学。
我家这俩小孩儿从小学习就刻苦,我家闺女还考了我们那的省状元。
孩子们争气,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能拉孩子们后腿。
我和我媳妇儿商量着给孩子们在这买个房子,让俩孩子放学后能回家好好休息休息,也有个安静的环境学习。
楼房和小院都可以,只要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别的没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距离京大近,方便孩子们上下学。”
“哟,那你家俩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确实是这个理,我堂弟家的儿子也在京大读书,我堂弟家距离京大远,那孩子在宿舍住了一天就闹着让家里给他办了走读,说是不习惯,现在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
“咦?还真有个,原先老豆腐坊那条胡同,后面那老两口身体不好,是不是要把房子卖掉投奔她闺女去?”
“是有这回事,卖的挺着急的,这价钱上应该好商量。”
“老两口以后身子骨越来越差,往后需要人照顾,一时半会不可能回来。
万一这房子被别人给借住了,以后想收回来又是一番难事。
索性把房子给卖掉,手底下有钱,大可以在闺女家附近买套房子,这样不用寄人篱下,即便是去投奔自家女儿那日子过的也不差,百年之后新房子就直接给他们女儿。”
街道办的人又说了两处。
一处是楼房。
另一处,距离京大稍远一些,价格也高一些。
第二处楼房平方太小了,不到最后不考虑。
京大位置偏僻些,第一处和最后那一处相比,价格上至少能相差两百块钱。
林老四从中得到不少消息,综合考虑了下,都不如第一套,若是能买下来住挺不错。
就是不知道房子的新旧程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