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男人分析,大学停招这么多年,不可能一直这样,没有知识怎么管理这一个国家,带领国家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知识的。
有知识有文化底蕴的人总会老吧?
老了之后,那换谁来带领?
年轻的这一代里最高学历的才是高中生。
虽然现在有推荐制度的工农兵大学,但想想啊,头几年闹的那么厉害,好多老师都被分散到全国各地参加体力劳作。
想想啊,一个学校连好老师都没有,这样的大学能学到什么东西。
怕不是就比别人多一张纸吧。
就像他们林家村,大队长支书这种学历虽然要求没那么高,但也得村里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才能胜任。
像是会计,计分员啥的,这都得是文化人才行。
没文化怎么算账,每一笔每一个工分都得记清楚,记的乱七八糟,岂不是乱套了。
李春杏对这些时事不了解,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都是听男人和孩子们说的,听着很有道理。
她自己的理解就是把国家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的林家村,这么多人要想有条不紊的干自己的活,是不是得有个规章制度,让有能力的人带领。
不止是让村子正常运转,还得和其他村进行竞争先进生产队。
不止有先进生产队,先进生产队是集体荣誉。
还会评先进个人,一般都是全年无休,只要开工就去上工的积极社员,还要拿满工分才行。
都是有奖励的。
被评上的统一由公社发放奖励。
那是不是更得提拔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带领才行。
去哪里找那么多有能力的人?
总不能从地里胡乱抓个人就赶鸭子上架。
每一个岗位那也是得经过严格的考试,培训,确定胜任这个能力才能上岗。
现在文化知识已然出现断层,所以说,以后肯定还会可以读大学,他们家三个孩子学习都不差,还是很有希望成为大学生的。
越发认为有道理,李春杏认为自己超聪明。
也对啊,她一家人都很聪明的。
她家男人你可以说他懒,可以说他馋,但是不能说他不聪明。
还有她家那三孩子,小闺女不用说了,从小就有那股伶俐劲,一点儿就透,最机灵。
俩儿子也是靠自己的脑子正经考上高中的,虽然也是小闺女鞭策成功的结果,但是也不能否认他们两个也是比较聪明的,不聪明怎么能经得起考试。
所以,她说她一家子都是聪明人,这句话虽然有点自大,但没毛病。
“能怎么样,还能干啥去?
我们本就是乡下户口,回家种地呗。
谁不想让孩子当上工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端上铁饭碗这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可惜啊,招工的工厂实在是太少,即便有那么一两个名额,那么多人竞争,总不乏家里有能耐有人脉的。
怎么也落不到我们这种一没人脉二没钱的手里。”李春杏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