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请讲。”
“陛下,古语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1】小人相趋则成朋党,自古朋党乱政,而今明堂之上,竟有人暗结朋党,乱朝堂纲纪,臣请陛下治罪此人。”
齐珩也被这一番言论所惊,又看了中书令一眼,见他并无其他神色,便继续装聋作哑道:“李卿说的乃何许人也?”
“现任中书令,王铎!”
“哗——”众卿哗然,交头接耳,唯中书令泰然自若。
齐珩略显怒意,道:“李卿不可凭空构陷【12】他人。”
“陛下,臣有证据。”李来济说罢便将证据呈于近侍。
齐珩接过,略略看了几眼,也并未处罚二人中的任何一个,只留了两句话:“此事证据欠缺,容后再议。”
李来济见齐珩虽并未做什么处置,但却神色不佳,心里算是有了数。
他本就没想着让天子凭这几个证据就定了王铎的罪,他只是在试探天子对王铎的态度,他原先以为天子与王铎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后来天子将他从汴州调了回来,他便隐隐猜测天子与王铎怕不是一条心的了。
他此次举动便是想试探齐珩是否想动中书令,现下看来,果真如他所料。
在他们这些臣工眼中一直以为天子是与中书令站在一起的,所以对中书令的种种排除异己的行为皆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今天他这一状告,虽未成功,但齐珩也并未罚他,这其中可就耐人寻味了。
那些朝臣都是成了精的,自然看出了天子与中书令是离了心,对中书令也没先前那么恭敬了。
而他,就是天子的一颗棋子,天子用他这一颗棋开辟了一条群臣弹劾中书令的路。
并且,王铎还不能做些什么,他做了便是给别人留了把柄。
王铎此时心里怕是比咽了个苍蝇还难受。
紫宸殿内,齐珩下了朝便一直在批劄子,他今儿心情不错,是以连带着看劄子也认真了不少。
终于有人知道了他的心思。
这么多年,群臣都以为他是王铎的靠山,他欲辩而不能言。众臣工也不敢揣测他的心思,所以对中书令一直隐忍。
他总不能一个个地告诉臣工们,说他不满中书令吧?
而李来济今日这一弹劾,极为精彩!他没罚王铎也没罚李来济,就是在告诉其他人,他与中书令已有嫌隙。
相信不久,会有人再弹劾王铎的。
想到此,他能不开心么?
忽而耳边响起了一阵细碎的步履声,抬首便见高翁奉了一帖子进来。
高季将帖子递到齐珩的跟前道:“陛下,这是东昌公主府送来的帖子,邀您四月十二至府上赏花。”
齐珩侧着身子,单手拿着帖子感慨了一句:“赏花啊?真奢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