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想说,我们出了问题,剥夺的是职务,但海军的潜艇官兵们,潜射试验失败,搞不好,丢的就是命,他们都不怕,我们这些陆地上的干部领导,为什么要比他们还怕?”
“他们愿意拿命,来换取发射这枚潜射导弹的机会,我们这些技术工作人员,生产厂家,要做的,就是在潜射试验前,排除弹体内的一切安全隐患。”
水下发射,迫在眉睫,就差这临门一脚了,从会议室这么多海军的军官,就能看出来,只是在技术层面,他们无法发言。
但李峰这个厂长不需要,导弹厂那边,甚至还需要红星厂导弹车间以及技术部门垂发团队人员的支援,才敢于静置水下发射试验,这本身就让他感觉是一件很让人无语的事情,他还是看了这里的资料才知晓,差点扛了个锅。
他这个厂长是不怕实验失败负担的责任,因为他前面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偶尔失败,也不会让上级撤销导弹车间的这块牌子。
“李峰同志的建议,也是我们海军的意见,零玖贰项目从立项,到下水,历经十余年,时间太久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最初提出先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人员,就是面前的这位李峰,李主任。”
“不瞒诸位,他在担负起轧钢厂副厂长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十几年后的今天,他十几年前递交的报告,我到目前,依然记忆犹新,也就是那时候,海军委员会商议后决定,放下攻击型核潜艇。”
首长站起了身子,五根手指头在桌面上轻轻的敲了敲,不光李峰,他们也等了太长时间了,内心本来就十分焦灼,现在又碰上了这内外部都十分敏感的时期。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在李峰身上,看着他三十多许的面孔,一个个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样子,往前推十几年,这货也就二十多岁。
李峰挺了挺腰杆,含蓄的收了收下颌。
能听取他的建议,立刻转向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这个时间段,都看出了它此时的重要性。
要是从核潜艇,再过渡到弹道导弹核潜艇,恐怕,就赶不上这个特定的时期了。
现在虽然还是稍微有些晚了点,但好歹还有机会能赶上热乎的,真要听这些技术人员的。
至于拖到明年,后年,黄菜都凉了。
“这一次试射,不光是海军,应该说部队方面,都抱有太大的期望,而且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一方面填补了我们海军方面的空白,解决了战略核潜艇有和无的问题~!”
“尽管,技术上,和西方的那些国家,仍有差距,但也代表着,我们,跨入这道门槛,成为第五个拥有水下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李峰同志的观点我表示认同,发射出去,和越出水面,有本质的区别,潜射导弹在这之后,可以慢慢来,两年,三年五年,哪怕就是到八五年以后再进行远程试验,都没有多大关系,但在这之前,证明了我们拥有核打击能力,核潜艇是否空载,外人并不知晓~!”
从会议室绕了一圈,领导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的沉重。
本身巨浪一,一千多公里的射程,跨越个赤道,想要都很难,在前四个国家中,处于绝对弱势,远程试射,就不在这次准备之中。
那无疑是把自己的短板,暴露在全球的视野当中,得不偿失,还不如像李峰所说,拍摄到一个导弹出水的瞬间,完全就够了。
至于剩下的,那就让外面猜去吧~!
保持战略威慑,以时间换空间。
几年后,就不信射程还是在一千多公里。
那时,才算有了真正的震慑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