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 她一眼就瞥见了盘碟里的这两样点心,太熟悉了。
外祖母卓氏院里有个点心嬷嬷, 很擅长做一些酥软好克化的点心。
豆沙酥卷是那位嬷嬷最拿手的, 而薄荷龙井糕则是应了眼下的节气,这两样点心明宝清说是从小吃到大也不为过。
六舅母先前还说, 要想个法子要把这位点心嬷嬷给讨回来!
她儿子猫儿病弱时想吃些软糕,求了王氏,王氏都推三阻四的,还是嬷嬷夜里溜出来躲在六舅母的小厨房里偷摸做了一些。
“先生怎么看着我吃?”明宝清掩口笑了笑,道:“这两味点心是好久没吃了,先生觉得味道怎么样?。”
“姐姐若是喜欢,我就再做些给姐姐送过去。”岑贞善笑盈盈地望了袁先生一眼,似乎是同袁先生之间有什么明宝清所不知的秘密,“先生方才也觉好呢。”
袁先生并不是不善于交际,她只是不喜欢太复杂的周旋,所以她选择在务本书苑做先生,而不是担任更多的事务。
且她是个聪明人,这么会子功夫坐下来,哪里还会品不出这表姐妹之间的龃龉深得很,岑贞善的片面之词恐怕真是很片面,而明宝清话中虽有话,但都没有延伸出去的意思。
“是很好吃,
这豆沙酥卷我在别处从未尝过如此层层薄脆的口味,不知是怎么做的?”袁先生笑问。
岑贞善早有准备,不疾不徐地说:“面粉混了猪油制成油酥,再将油酥擀进面皮里,越擀越薄,薄得透光,再卷了豆沙馅下油锅炸,也就是了。”
袁先生听得仔细,却又摇了摇头,道:“寻常酥皮似乎都是这样做的,但你这酥卷格外薄脆,且你说越擀越薄,薄到这种程度,定然是要破裂的,我想定然还有法门,可是家传的不能说?”
“只是耐心些就好。”岑贞善笑道:“做起来是有些麻烦的,先生想吃的话同我讲一声,我做了送来就是。”
“看来是家传的手艺。”袁先生却是拈起帕子重又落回自己膝上,转首看明宝清,笑道:“不知明主事会不会?”
袁先生自从进门以来一直称呼明宝清明大娘子,口吻温和,是个很好相处的长辈。可她忽然称呼明宝清官职,虽然语气丝毫未变,但就分外有了一股尚书夫人的气势。
明宝清直觉不妙,望着袁先生平静而含笑的面孔下,总觉得她的情绪似乎有了一点不快的波动。
“面皮要加一点盐,同油脂一并和好之后要静置两刻。制油酥的时候,油脂也要略添一点薄粉,否则无法擀得那么薄。且这道点心天冷时比较好做,眼下这天气若不靠冰块降温的话,案板都是黏兮兮,很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