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首看孟容川,他背着光,又穿着黑,通身都是冷色,可淡粉的唇微微翘着,眼神很温驯,欲语还休。
而孟容川眼里的她——面庞在角门暗处生光,像一瓣细嫩洁白的茉莉。
“那灯笼给你,我写的纸面,我糊的浆子。”明宝盈站起身,将手中的灯笼递给他。
灯笼纸面很薄,又映着光,让那些墨字像是悬浮的。她写的是诸葛孔明的《诫子书》,这文说的是君子德行。
“予你很合适吧?”明宝盈说这话时语调很俏皮。
孟容川握住灯笼杆,心里胀满了怜惜与感动,他轻声道:“共勉之。”
底下的灯笼穗是六串的松子壳,在风里碰着撞着,将这一阵静谧的默契点缀地清清脆脆。
第132章 公主府
过了中秋, 天就冷得很快。
明宝珊在蚕坊买了很好的细料子,逮着空闲同蓝盼晓一块给姊妹们做冬日里贴身穿着的里衣,店里没有客人时, 朱姨、卫二嫂也坐下来一起裁缝。
主顾进来时就瞧见每人膝上都搁着一团柔细的云, 倒比什么吆喝都好, 里衣大多是女娘们自己动手做的, 所以没几天的功夫明宝珊就卖出去十几丈长的细布。
林姨执意要做几件冬衣给明真瑶,明宝盈就劝她做贴身的里衣,在公主府上服侍, 份例里一年四季的衣裳都有, 她就是做了外袍也穿不上。
但林姨还是做了,守在灯下熬得眼酸,折磨自己好叫明宝盈觉得愧疚, 这招数司空见惯了, 明宝盈通常都是同她道一声, “我要去歇了, 油灯紧着您用”,然后就去正屋与明宝清、明宝锦一道睡。
正屋隔了好几处,卧房、书房起居还有厅堂, 姐妹三人不论是在一处还是各自有事, 都妨碍不到彼此。
其实厢房的格局也是很好的,卧室分在两头, 中间隔了起居小厅,可林姨说自己与明宝盈都没有挣钱的本事, 在这家里住着, 也不知老苗姨背后如何数落呢,还是要有些眼力价, 省几个灯油钱才是,所以不肯分两处点灯,瞧见明宝盈点灯看书,她便熄了灯过来借光。
原本为娘的做针线,当女儿的看书写文章,这该很好很恬静的时光。
朱姨夜里同明宝珊一个理账,一个在纸上描新花样,也是在同一盏灯下,明宝珊配花色想样式入了神,朱姨便一声不吭,理完账就去给她煮菊花决明子茶了。
菊花决明子茶明宝盈也常喝,那是因为老苗姨和明宝锦会煮。
姊妹四人,只有明宝盈和明宝珊还有个娘了。
明宝盈知道自己该感激的,可在她专心读书时,林姨总是长吁短叹,提起的话头全是抱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