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书苑近旁的蒙学叫做梧桐书苑, 文先生与李娘子已经谈妥,每月有十日在明理书苑教书画,另十日则去梧桐书苑。
他的画端丽雅致, 秀美写实, 他的字笔意多隶, 古朴典雅, 所以很适合教授幼童。
进了二月,明宝锦就去了明理书苑念书,每日下学就近住在明宝珊的小宅院里, 明宝珊乐意养着, 朱姨倒也没有什么不痛快的,且明宝锦摆明了不过是暂住,兰陵坊的宅子买下来了, 契书都过好了, 只差修缮的功夫。
明宝锦白日里大多时候在学堂, 晚上只需要一张长案, 看书写字画画,自己忙得很,更别说还会帮着干点事, 重活拿不起来, 灶上的事却是极利索的。
明宝锦又给朱姨做了些椒盐黄精,黄精切片后, 她细细焯了两次水,调了面糊下油锅炸, 吃起来脆脆像山药, 满口酥香椒脆。
朱姨全都吃完了,瞧见明宝锦望着她笑, 又瞥见明宝珊背过身去拭泪,她心里酸酸的,很痒,像是伤口长肉的那种痒。
孩子到底是孩子,过了几日,见明宝珊待她好,朱姨也比从前和气,就在院里踢起毽子来了。
朱姨觉得自己可能真是老了点,看见明宝锦活蹦乱跳的,她自己也跟着松快了筋骨。
孟老夫人的院子都一应打扫好了,也添了家具,只待交代好乡间的事宜,再同蓝盼晓她们一道搬过来就是了。
文先生应孟老夫人的邀,先住进了孟家的小院子,为屋舍添几分人气,就近也方便监工修缮。
明宝盈这一年还是在紫薇书苑念书,偶尔蓝盼晓进城来的时候,明宝盈和明宝清也会在孟老夫人的院子里住一晚。
兰陵坊很安静,但因为官园很多,所以夜里也有武侯一班一班的巡视,这一带虽静却不荒,难怪文先生会说兰陵坊适合文人居住。
明宝盈的书越来越多,书箱都要堆不下了,箱子里还有一沓用细麻绳捆好的信,数一数,得有三四十封了。
这些信她从没有念给孟老夫人听过,因为是孟容川单独写给她,其中有涉及到明真瑄和方时敏的内容,明宝盈会转述给明宝清知晓,但余下的内容,就只有她自己看过了。
可能是因为常年在军中的关系,孟容川的字很潇洒,有时候抖开信纸,还泄了明宝盈一裙的黄沙。
孟容川文笔很好,陇右军中的生活在他笔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