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桃将禾苗带过来的账本查过,每日营收没什么问题,账目一笔一笔记得清楚,每月发的月钱跟客人也挂钩,大家伙儿都卯足了劲儿揽客,好能多发些银钱,所以阿桃并不担心他们偷懒耍滑。
“这个月的税钱你月初便去交上,切莫误了,下月中秋,拨十两银子作过节费,无论是直接发下去还是买些米油面给大家伙儿都使得。”
禾苗应过,欢欢喜喜捧着账本儿走了。
七月底周姑娘身边的丫头送了喜柬来,这会儿阿桃肚子已经很大了,吃酒怕是吃不得,这一胎怀的颇为艰难,去清河镇那时候还行,到了这会子肚子大了,连夜里睡觉都不大安生,每日只在院里来回走走。
阿桃叫那小丫头带话道喜,去吃喜酒应当是去不了了。
上回已添过妆,也商量好了宁阳府合伙开食肆一事,这些天阿桃整日在家里也是琢磨这事儿,趁这会子还有功夫能商议,等周姑娘嫁过去,恐怕也出不得门,话也不一定能递的进去,故而阿桃叫宝妞跑了一趟,将前期筹备的人工、整修各种计划都写在册子上叫递过去,
周姑娘收下后细看了看,阿桃这门生意准备的极为充分,母亲陪嫁的几间铺子她才学着看账管账,有不懂的还要叫小丫鬟去问阿桃,见阿桃这册子写的详尽,不肖说也知道是一门赚钱的买卖。这买卖若是阿桃一个人也能做的起来,但是阿桃正是要借她的势,这才能长久。
如今两人的关系,是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周家姑娘更想的开,往后要花钱的处儿多,阿桃愿意叫她在宁阳府的食肆参一股还是她占便宜了。
“宝妞姑娘,你回去告诉你嫂嫂,叫她按自己的心意去办。”周如嫣又从匣子里头抽出两张银票,“我估算了一下册子上要花费的银钱,这两张银票你先给你嫂子带回去,等回头再差银钱,再使人递话来。”
二人不是拐弯抹角的性子,周姑娘对着熟悉的人素来直来直往,宝妞虽害羞,却不扭捏,
“嫂嫂临出门前嘱咐我了,姑娘要是给钱叫我先别收,叫我给您带话呢,宁阳府的铺子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办下来,钱的事儿先不急,您嫁去宁阳府用钱的地儿怕多,且先稳住脚再说。”
宝妞摇头推了周如嫣递过来的银钱,又逢有周家下人来回话,宝妞于是直接同周姑娘告辞。
周如嫣于是又叫贴身的小丫头将人送出府。
算算日子约莫再有一个多月便要生了,这几日阿桃都在准备寻个合适的奶娘,还有稳婆也要预备着,回春堂的郎中是常来诊脉的,已经说好到快生的时候日日过来问诊,到生的时候也要在一边坐镇。
宋妈妈得闲做了许多娃娃穿的小衣裳,阿桃自个儿也做了许多,什么盖被包被、 尿垫也裁了许多,过了水在院子里挂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