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安叹气,“这工期延误不得,真误了事上上下下都要倒霉,周大人这几日也急得一脑门子包。”
“周大人可说了交给你什么活计?”若是危险,阿桃便不想叫常平安去了。
“搬搬扛扛一类的活计,虽辛苦些,也有赚头,你放心就是,没什么危险。”这种活儿没什么油水,赚的都是辛苦钱,那木料石料才是真正赚钱的大买卖,如今那石料的生意便在县令手里把着,木料的生意则是让给了周大人。
只是先前出事的,正是那木料工人,如今周大人到底还是比县令低一阶,这活儿推过来,他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只得硬着头皮处理。
常平安将阿桃搂在怀里,“若这笔钱能赚到,明年你那食肆定能开起来的。”
二人依偎在一起,如今天热起来了,阿桃只觉得身上热的汗津津的。
想到那清河镇要修码头,往后那儿定要人来人往,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热闹,但有人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赚头,
“那码头边上可有铺面人家?”
“那一片如今好像还是荒地,没听说有什么人家,二里地外似乎有两个小庄子。”
阿桃坐起身,“你回头去打听打听,在那一片先买二十亩地,不拘是荒地还是田地,都使得,往后那儿若真起来了,再想买地可买不着了。”
常平安点头,“过几日同周大人一道去清河镇,到时我去打听打听。”
阿桃见他应了,夫妻俩又说了一会子话,便睡过去了。
再有个把月,来往行商进城,城里又要热闹起来了,去年爬虾生意已然落寞不少,旧年那个养虾的今年没再来,想来今年是寻到了新的主顾。
依着阿桃食肆如今在观南县里头的名声,即便依旧是从前那老几样生意还是不会差,但人总是不进就退,食肆的生意也是,若一直守着老几样,长久下去也要冷清。
“夏日里吃的菜多,冬天吃的那铜锅吃着热,便想着改成麻辣烫,份量小些,汤底就用冬日里那辣锅子的汤底,素菜用莲藕、冬瓜、土豆、白菜豆芽一类的时兴菜。”阿桃细心嘱咐着。
“还有那凉皮儿凉面,早上晚上也能卖起来了。”二妹在纸上记,“上回娘子说的早晚可以做些炒饭炒面炒米粉之类的吃食,昨儿我试了,可不少人点呢。”
阿桃点头,“早上肚饿,大家伙儿肚里油水少,乍一吃这重油的,可不就觉得顶饱又过瘾,晚上那些当差的下了值,饱饱吃上一碗,夜里睡的都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