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送到外头,阿桃牵着猫儿的手去食肆,今年这孩子长高了不少,还是一副乖乖巧巧的模样。
因余娘子鸡鸭没法子送来,阿桃便叫禾苗这几日先从旁人那儿支应一段时间,禾苗支了银钱出门,尤四便进来暂顶一会儿。
“二妹,给猫儿端一杯热的茉莉牛乳饮子。”阿桃将小板凳搬到灶房门口,她一抬眼就能看到,叫猫儿坐在上面玩,猫儿不肯,要来帮阿桃烧柴添火,
“我在家也常帮我阿娘烧柴呢。”
“你点点大的小人儿竟还这般懂事,就在门口坐着顽罢。”阿桃笑,从院里掐了一朵花递给猫儿。
一下午猫儿也就乖乖巧巧的坐在门口,禾苗时而路过同她玩一会,二妹有时进来递一块点心逗她玩。
晚间许久没见的张老大人竟来了,一场病生的,人看着清瘦许多,不过精神头格外好,一桌子人才摆上碗筷准备吃饭,见人来阿桃立即起身,
“哟!您老人家来了,快上座!”
阿桃这儿没什么规矩,一群人都坐桌上吃饭,张老大人也不拘小节,“才听几个弟子说你这食肆新上了不少菜式,才好全了便赶过来尝尝。”
“您老人家可赶上了,今儿养虾的才送了头茬爬虾过来,剥了肉炒了一道龙井虾仁,您尝尝合不合口。”
第64章 心气
头茬爬虾肉虽未完全饱满, 不过能吃个鲜嫩劲儿,阿桃先给张老大人夹了,又给猫儿挖了一勺。
这季节等下过雨, 山里该有菌子了, 阿桃嘱咐禾苗, 若是街里有卖的, 便挑着好的买回来,这也是个时兴菜式了。
禾苗点头, 张老大人又问, “先前有一回过来, 正碰着来吃饭的一伙人似乎是有些不善,末了可生出什么事儿了?”
这说的是刘掌柜的带人来的那一回, 不成想老大人还记着。
阿桃摇头,“您老人家别挂心这些了,都解决了的。”
至于余娘子的事儿——
余娘子她走到如今实属不易, 可张老大人年纪大了, 阿桃也实在不忍心叫他帮忙,且也不知如何开口, 先等她先报过衙门, 若能解决自是最好, 若是真没法子, 再来求张老大人看能不能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