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想着不请许多人的,可也不少人却想来凑热闹,桂花巷子里头街坊邻居自不必提,个个都备好了贺礼,余娘子送鸡鸭来时也知道了,说定了明儿一早去桂花巷帮忙。
早间吃饭刘一刀一听说,就说好明儿他过去,到下半晌得了闲的梁文梁武来问,得知明儿办酒,撂下红封,嚷着回去喊弟兄们明儿都去凑热闹。
晚间张老大人来吃饭,听得此事又给包了红包,阿桃便开口留他明儿去凑热闹,这位老先生竟也不拒绝,点头说明儿一定到。
两边除了宋妈妈都没甚亲人,阿桃也不愿复杂,虽有些不伦不类,但还是定下桂花巷的院里行礼,酒宴也摆在桂花巷。
到了十六这日,阿桃是从杏花街的店里发嫁,两边相隔不远,阿桃醒的格外早,禾苗跟二妹早在起来在门口喊了。
除了改过一回尺寸,阿桃这是头回看见自个儿的嫁衣。
红的耀眼,绣的是鸳鸯如意,宋妈妈不独给阿桃准备了,给常平安也是备下里外一新的衣裳,常平安昨夜回了山洼里,一早赶过来的,桂花巷的院子,正堂昨天趁夜已经都归整好了。
门窗贴了大红的双喜子,门头挂了红绸跟灯笼。
屋里也是换上新的喜被,具是宋妈妈问过嫁女的人家里,偷偷操办的,今儿来的喜婆,也是她寻了许久寻来的福全娘子,早起来梳妆的,也是专给大户人家梳妆的娘子。
宋妈妈显然一夜没合眼,眼下青黑,阿桃教她先回去歇一会儿,今儿怕是还有的忙的,宋妈妈也坐不住,在凳上坐着看阿桃梳妆。
看着看着难免鼻酸,转了脸又出门去了,给禾苗留下话,她先去桂花巷子,今儿喜宴请是从外头请的厨子,她去盯着以防出什么岔子。
二妹喂阿桃吃了两块肉干,又给她喂了两个鸡蛋,梳妆娘子这才细细替阿桃抹上口脂。
镜中模模糊糊映出阿桃的脸,唇上口脂衬得人更加娇嫩,一头乌发叫这位梳妆娘子细细盘起。除了最开始常平安买给阿桃的那根珠钗,后来逢年节的,他又送了许多首饰。
常平安把他觉得好的,都捧到了阿桃面前。
婚期定下后,常平安拉着阿桃去金玉堂买了一整套金子打的头面,今儿戴的正是那日选下的头面。
梳妆娘子替阿桃盖上盖头前感叹,“姑娘真是我见过最标志的小娘子。”
禾苗跟二妹捂着嘴偷偷地笑,也是她们见过最漂亮的娘子。
良辰吉日,郎君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六人抬的花轿,阿福跟顺子跟在两侧,一路都在散红枣桂圆,听见外面炮竹响,喜婆开始唱词,阿桃竟有些手心冒汗。
她如今待的正是常平安寻常睡觉的房间,因办喜事张灯结彩显得热闹,想叫禾苗去给她倒杯水来,又怕喝多了尿急。
二妹从外头飞奔进来,高喊着,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是从大门进寻常食肆人就多,今儿喜事更是来了许多人凑热闹,都拦在门口不给常平安进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