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过碎银,准备找铜板,这位老大人却说不必,先记上,下回来直接从里头扣。
顺子愣了片刻,这才笑着应声,“成,您老常来,咱们食肆常上新菜。”
老人家穿好蓑衣带上帽子拎起鱼篓,阿桃起身去送,老大人在檐下连道了几声留步。
等人走出去几步,又忽然回头道,“若有什么事儿,可以到青云巷留话给我,别我这牙口还没倒,你这铺子就先倒了。”
说罢便又转身走了。
青云巷在城西。
阿桃心里到有些羞愧,对着远去的背影大声道了句谢,她愧在将这些人引到前面,谢这位老大人今儿真的帮了她。
顺子跟在阿桃身后关了门,“张老大人可真是好人。”
阿桃应声,低头吃饭。
“听说张老大人两朝为官,学问无人能及,告老还乡时连圣上都挽留呢。”顺子感叹,“只是一生不曾娶妻,也无儿无女。”
一场雨过后,天渐渐转暖了,今年不见下雪,不过天还是冷的。
等柳枝生出绿意,田间地头的活儿也开始忙起来了。
常平安家里十来亩田地都请了短工帮着干,开春后他又重新开始带着那一小支队伍四处干活儿去了,先前那位主簿对他的赏识也不是假的,哪里修要铺路哪里要造桥都想到他,也替他揽了一些合适的活计。
要说这位周主簿别的爱好没有,只爱吃喝,如今二人相熟,食肆里头有什么新鲜菜式,常平安便请人过来尝尝,这关系比旁人也就更亲厚几分。
桃树一开花,先在庙里定下的婚期也越来越近。
阿桃面上不显,心里倒生出几分紧张感。宋妈妈自顾自去挑了好料子,又请云绣坊的绣娘来绣嫁衣,阿桃如今常在灶间忙活,即便日日都细心擦油,但手还是难免粗糙,细小的伤口才好又生,如今那些细些的料子,一碰上就花了。
心里可惜,不过为了赚钱,她也不纠结这事儿。
常平安拉她手时也注意到了,托人从府城带了药膏回来叫她搽,药膏温和,涂着有些清凉,说是涂上后那些小伤口好的也快,阿桃涂了两日,还真有些效果,便将先前搽的油膏都换成了这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