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曦宁沉默不语,她本也是因沈渊对沈鸿的态度心中不知从哪儿窜起一股怒火,才会下此命令,听了素筠的话便冷静了几分。
她端坐良久,直至又翻阅完一本奏章,才嗤笑一声:“也是,好像朕多在乎他这条命似的。罢了,盯着归盯着,大好的日子,叫叶青锋少杀生。”
“是。”素筠应下,让人去给叶青锋传令。
第73章 沈鸿入京
沈渊自是不清楚段曦宁所思所想, 一面忙着在嫏嬛殿辑录书目,一面盼着能早日与兄长相见。
梁国使团入京,须先向鸿胪寺上表, 确定行经路线后,由驻守武康的桓军护送过江防,一路上皆应向沿途州府提供文书, 核实随行使臣、随扈。
这么一趟下来, 行程不会快。
沈鸿一行提前了些日子出发, 依旧费了许多工夫, 堪堪到九月下旬才抵达云京。
大桓虽尚武, 到底还是底蕴尚在的华夏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 接待各国使臣的礼节上倒是没有任何怠慢。
历来,北方藩属都安置在礼藩院,西南诸藩使者下榻于怀远驿。
梁国如今虽向桓朝称臣,被安排在怀远驿, 实则并与那些番邦并不能相提并论, 而应属中原华夏一系,本该是一国, 却因百年乱局处境才有些不伦不类。
自前朝覆灭中原大乱之后,诸藩离心, 此处已空置许久。
且因江南未平, 西蜀挡道,桓朝也没来得及收服西南诸夷,如今这地方也不会有别国来, 可以让梁国使团独占。
先前段曦宁刚登基时,嫌麻烦, 免过一回诸藩遣使来朝,此次乃是她登基后各国第一次遣使朝贡。
各藩国对此极为重视,派的使臣分量都不轻。
接待这些使臣的人选便需要斟酌,最好与使臣地位相当,方显不失礼数。
段曦宁略一思索,便将这差事扔给了段景翊,让鸿胪寺卿陈先平从旁协助。
年初时,段景翊的先生,中书令程庆之就曾奏请让他参政。
对此,段曦宁倒也未拒绝,反而痛快地将段景翊挪到了乾阳宫的承庆殿,方便他上朝。
可这小子却丝毫没有天降重任的自觉,反而觉得终于不用每日从早到晚用功读书,彻底懈怠了下来。该上朝的时候他总睡懒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让他去政事堂,他也只顾得上关心那儿的伙食如何,大半年过去了连政事堂中几位重臣都没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