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和沉吟片刻,道,“克己一为克制自己私欲,二为克服缺点和不足,复礼是指遵循天下的规范礼仪,孔子认为,通过克己复礼,可以达到‘仁’的境界,这便是‘天下归仁’,若一个人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便能引导整个天下向善,个人也能达到仁德之境。”
他寥寥数语,却说得江老秀才双眼放光,激动的一连拍桌子说了好几个好字,接着又考晏家,“我且问你,什么是‘子绝四’?”
此话一出,晏和微微蹙眉,不放心的看了眼晏家。
晏家顿了一下,道,“回先生,子绝四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江老秀才道,“可知何解?”
晏家摇头,“回先生,小子解不出来。”
江老秀才眉头一皱,看向他,“解不出来?是不能,还是不会啊?”
晏家低头坦然,“小子不会。”
江老秀才失望摇头。
他还以为这家哥儿磨墨,写字都那么出众,替弟弟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学识也一定不错,谁知道竟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苏老太不免担心问道,“老先生,可是我这孙子们有什么问题?”
江老秀才从晏家身上收回目光,摸着胡须笑道,“嗐,没什么问题,不过你家兴哥儿资质愚钝,恐怕不是念书的料。这推荐信我可以写,但老婶子还是要有个心理准备才好,县学每年春秋两季一次大考,大考不合格者,可是会被退学的。”
苏老太连忙应好,从江老秀才这拿到四封推荐信出来后,喜笑颜开。
晏兴虎头虎脑的摸了摸鼻子,“奶奶,先生说我不是读书的料,您咋还开心呢?”
苏老太用帕子替他拧了把鼻涕,笑道,“你能读书奶奶就开心,先生说你不是读书的料,这奶奶信,但你能认字儿,不做文盲,会简单的算账,这辈子就够受益的了。”
说着,又看向晏家、晏和、晏齐,半慈爱半警告道,“你们三个也是一样的,奶奶不指望你们将来有多大出息,也不要求你们考什么功名,但你们能好好读书,就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好好读,切不可偷奸耍滑,要是让奶奶发现你们三个敢偷懒,这辈子你们就跟着奶奶下田种地吧!”
三人俱是头皮一紧,再三保证自己一定好好读书!就算不为了家里人,也要为了他们自己。
之后,苏老太套了驴车,带了他们和李素梅、苏老五夫妻俩进城买了几匹上等棉布,兑了一贯钱,拎着一篮子鸡蛋,两吊猪肉,两大条鱼,买了一对大理石镇纸,拿着推荐信去县学拜访有举人功名在身的院长,胡问川。
县学斋室。
穿着清贫,裤腿还有个补丁的胡院长看完这几封推荐信后,似乎十分高兴,“江老秀才竟然还没死?真是可喜可贺!你们既是他推荐来的,那交了束脩,开春就来读书吧,不知道你们带钱了没有?一个人五两银子一年束脩,先说好,这里面不包括学杂费,譬如书本、笔墨纸,都要你们自己去买,若是住学里,还要另付租金,饮食费。若是中途退学,这钱可不退。”